高原反應,很多人都會有
為什么會有高原反應?
這恐怕要從「活著」開始說起。
人只要活著,就需要不斷地呼吸。
氧氣從外界進入體內,通過血液運輸到身體各個位置。
細胞有了氧氣就開始認真工作了。
而一旦血液中的氧氣含量減少了,人的身體就會出現各種應急反應,例如頭暈、頭痛,四肢無力等。
在海拔三、四千米的高原上,空氣稀薄,氧氣含量少。
人們習慣了平原上的氧氣含量,到了這里,身體被迫進行艱難的調整。
這種以缺氧為突出表現的一組疾病稱為高原病,我們經常提及的高原反應,就是.常見的高原病。
急性高原反應通常在進入高原地區數小時至數天內發病,會出現胸悶氣短、惡心嘔吐,頭痛等不適。
一般不會太嚴重。通常在海拔下降 300~1000 米后癥狀便會消失。
高原反應看似可怕,說白了就兩個字:
高原反應不僅難受,而且難防
常常聽說身體強壯的人更容易發生高原反應。
其實,高原反應是否發生,與身體素質好壞沒有必然聯系。
之所以難預防,主要是因為它和細胞先天的攜氧能力有關。
另外,根據日常經驗來看,有這么一類人,更容易出現高原反應——肥胖人群。
如果體重過高,細胞為維持正常的生理運動,便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氣。
這在原本就缺氧的高原上,無異于雪上加霜。
沒想到去高原旅行的..步,是先控制自己的體重。
(本文轉載自丁香醫生公眾號,如涉及侵權,請聯系刪除?。?/span>